保持良好的体位,防止残肢关节挛缩与畸形。
体育截肢后部分肌肉被切断,会引起肌力不平衡,发生关节挛缩。如:髋关节屈曲、髋外展、膝关节屈曲、踝关节跖屈,其结果将影响假肢的对线。因此,术后应禁忌:仰卧时抬高患处、在会阴部垫枕头而是大腿外展,长期乘坐轮椅,用木拐将残肢抬起等不良姿势。术后应将关节置于功能位,并早起进行功能锻炼使关节灵活无畸形。
消除残肢浮肿减缓残肢疼痛
术后,手术创伤和肌肉收缩力不足,静脉回流障碍,都会引起残肢浮肿。这种浮肿是暂时性的,待残肢循环后可消肿,但使用弹性绷带,合理包扎残肢,可以减轻浮肿,促进定型。
减缓残肢疼痛
残肢疼痛原因比较多,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:a手术对神经刺激;b残肢血循环障碍;c残肢被切断的肌肉异常紧张;d残肢有神经瘤;e中枢神经损伤,在装配残肢前必须消除疼痛,根据病因采取手术、服药、理疗、封闭、针灸、注射、心理治疗等,避免恶性循环疼痛刺激在大脑中枢形成灶。大部分可治愈,仅少数需手术治疗。
保护残肢的卫生
在接受腔内的皮肤,由于压迫、摩擦、温度变化,容易引起湿疹,皮肤色素沉着,磨破、溃疡、感染、小水泡、滑囊、过敏性皮炎。要增强皮肤的抵抗力,有条件可做理疗。每日就寝前需用肥皂水洗残肢,若使用残肢专用的护理液、润肤露则预防残肢抗菌、发炎的效果更佳。
残肢窦道或溃疡
窦道的形成多由于伤口感染后伤口深部有异物存在,如粗丝线头、死骨、溃疡,多由于皮肤血运不良;残端疤痕组织过多,神经障碍等因素,又在承重部位,创面不愈都会影响假肢装配。其治疗的方法是要根据情况,消除异物、处理伤口或再次截肢。
残肢滑囊炎
残肢上发生滑囊炎,若常在浮肿部位摩擦,会继续变大,难以消退,称为异常滑液囊。一般情况下无影响。如滑液囊过大或已经感染,则需要治疗;同时应消除产生滑液囊的原因。
疤痕
术后疤痕是不可避免的。但也会因为手术不当或炎性变化可使线条状疤痕扩大,粘连或挛缩,少数有疤痕体质的人则会产生疤痕疙瘩。
皮肤病
常见有毛囊炎和癣病,主要是因为残肢的卫生条件差,还可因接受腔通气性不良、潮湿,便于细菌寄生而造成。